中心调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2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脚下沾泥味,“调”有所得。在为期7天的调研活动中,调研队员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从乡村医疗、乡村教育、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等主题出发,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寻医”,瞄准乡村健康问题。调研团队深入江华县第一人民医院、大圩镇中心卫生院、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长山村卫生室、汉源村卫生室进行实地走访,围绕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分级诊疗服务、医技人才队伍培养、医保支付报销等方面,重点就“乡镇卫生院的定位是什么”“基层医院面临哪些困境”“如何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等问题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以真实全面地把握“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访学”,关注县域教育问题。为深入了解乡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团队一行来到江华县芙蓉学校,秀美的校园风光、浓厚的文化气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令调研队员们赞叹不绝。在朗朗读书声中,调研团队与县教育局、芙蓉学校相关领导开展深入座谈,紧扣“师资队伍建设”这一主题,围绕选拔、培训、考核、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不断碰撞迸发出思想火花。“入企”,把握产业发展问题。在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长山村苦茶种植基地,调研团队与产业负责人深入交谈,细致询问产业经营理念、发展模式、运营规模、致富成效等情况,身临其境感受江华县“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产业布局决心,进一步引发了有关“如何有效破解钱、地、人难题”“如何有效结合地域特点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现实思考;“问计”,聚焦基层治理问题。调研团队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月例会”的参会契机,主动与长山村村民开展面对面交流,主动获取群众对于乡村问题感知的一手资料,切实了解村民关心的事、村民身边的事,精准掌握村民所思、所想、所需。此外,调研团队还充分结合作为“移民大县”的江华县情,积极围绕“易地搬迁”主题,实地探访黄绿村、两岔河片区等涔天河库区移民、高寒山区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面了解移民搬迁历史、移民安置政策、产业与就业后续扶持、移民村(社区)党建融合机制等方面的情况,为团队成员进一步把握基层现状、凝练科学问题奠定了深厚的现实基础。
图2:调研团队与县教育局、芙蓉学校的相关领导展开交流座谈
俯身听民意,“研”有所获。所见所闻只是“初识”,深思熟虑方得“真知”。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努力实现“理论”与“经验”的联结:一是基层医疗体系中“逢上必下”机制的空转失灵。作为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举措,“逢上必下”机制的建立初衷是为了优化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常常出现供需错位等机制空转或失灵的现象,上级医疗机构大多只考虑解决医生职级晋升问题,而未能有效结合下级医院的科室设置、学科建设等情况,导致下派医生与当地医院需求脱节,医生既难以在乡镇医院开展坐班问诊等基层服务,也未能有效发挥以自身专业医技能力带动基层医疗提档升级的“传帮带”作用;二是“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虽已建成,但分级诊疗效果不佳。县级医院占据“专业信任”高地,村医具有“社会信任”优势,加之医保支付改革后,在乡镇医院就医的支付便捷和优惠性大大降低,乡镇医院成为“两不靠”的中间地带,在乡村医疗供给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亟需矫正。三是农村地区教育硬件设施已十分完善,但内在教育环境仍有待提高。乡村学校薪酬待遇普遍较低,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师成长培养体系欠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造成师资流失严重。学生缺乏优秀老师引导,班级学习氛围不浓,求学积极性不高,加之部分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乡村辍学现象频发。四是如何让搬迁移民在“搬得出,稳得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能发展,可致富”?现有的搬迁政策难以关照到移民安置点的可持续发展生计问题,移民社区的村集体经济、就业培训等后续帮扶政策主要依赖政府补助资金,未能充分激活搬迁移民“搬出-留下-就业-发展-致富”的内生发展动力,加之起初由政府投资兴建的社区工厂车间、文化空间等也多因运营不当而闲置,部分移民依然选择回村务农或外出打工谋生,形成了“摆动型生计”模式。
图3:调研团队实地参观江华县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基层一线去求知、到田野乡土去求学,是认准真情况、识别真问题、发掘真需求的关键所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作为聚焦“三农”问题研究的高端智库机构,始终强调要苦练调查研究基本功,坚持“知行合一”“顶天立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心先后组织专家教授与硕博团队100余人次赴湘西自治州、邵阳市、长沙市、湘潭市、福州市、永州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分别与宁乡市喻家坳、浏阳市官渡镇和社港镇等地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并基于实地调研成果承担了湖南社会科学基金智库重大项目《湖南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2022年“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省长课题”等,撰写的智库成果报告获得多位省部级领导批示,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
脚下沾泥味、俯身听民意,让“调研之风”劲吹基层急难愁盼,是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真实体现。团队师生将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服务党和社会发展大局,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望,在扎实的田野调研中总结新做法、摸清新情况,做出“真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