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中心动态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活动|学术分享会(第六期)

发布时间:2022-12-0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12月8日下午2点30分,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了学术分享讨论会。本次分享会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郭金润和博士研究生陈安妮主讲。

从经典中汲取养分,用历史鉴辨现实。硕士研究生郭金润选读《新公共管理》一书,与大家一同分享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精髓。首先,在简要概述主要内容后,他着重对书中有关“合同制”的观点论述进行了总结分享,详细阐述了新公共管理思想的进步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尝试结合中国乡村治理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随后,中心成员围绕“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博士研究生陈智指出新公共管理思想是公共管理思想史中的重要学术瑰宝,对其思想的梳理有助于更好理解理解传统公共行政向现代公共行政的转变。博士研究生王琎也提到,可综合国内外新公共管理改革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更好把握该思想的实践进路和历史反思,推动学术进步。

23AAB

从公共管理的经典著作转向社会治理的现实,本次分享会的第二个专题聚焦城市社区治理。博士研究生陈安妮结合基层调研经历,分享了一项关于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居委会行动机制的研究。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末梢与公共服务的最前端。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城市社区异质性增强,亟需对混合治理结构的主体间关系进行再审视,优化基层治理机制。从异质性情境出发,到多重主体的场域结构的呈现,再到社区居委会的中介者调适机制的刻画,博士研究生陈安妮关注混合治理格局中社区居委会的主体性回归,指出作为“行政代理人”和“居民利益代表人”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中介者的作用,对资源、价值、利益等进行调适,从而促进公共服务的生产。

中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后唐畅老师就文章写作提出建议,指出文章开篇应当开门见山,用有价值的问题抓准读者眼球。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谭丰隆、门垚等也对论文的案例呈现细节和研究展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陈安妮博士还就“机制”研究展开补充讨论,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比以及机制定义的梳理,厘清了机制研究的基础思想、核心步骤。

15CF8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许源源教授对本次汇报表示认可,再次强调了阅读经典和坚持写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久读不怠;要坚持论文写作,做到笔耕不辍,尤其要注意阐释理论和案例分析的适配性、理论的可延展性,如异质性环境下的行动机制放诸同质性的情境下是否有所变化?城市社区场域的行动机制在乡村场域是否适用?这类问题都是检验好理论的标准。“好论文是改出来的!”,许教授说道,最后他鼓励大家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常学常新,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