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中心动态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活动 | 学术分享会(第二十三期)

发布时间:2024-04-1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4410日下午两点半,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创西楼404举行了学术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赵佳程博士主讲。

首先,赵佳程老师指出,AI的应用所带来的影响是双面性的一方面,它代表了工具理性的极大发展,能够使得分析工具的学习成本降低、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大增;另一方面,它仍面临无法克服的局限,即无法解决价值理性的问题和具有认知局限性,只是对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再重复。因此,问题意识将是AI时代区分研究质量的关键所在。

随后,赵老师从“有用的八股文出发,就如何实现从现实问题到研究问题这“惊险一跃”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学术研究永恒的对话对象是基于现实问题和僵局的、小领城内的已有观点。在强调田野的诠释主义、强调假设的实证主义、强调话题的批判主义三种社会学源流进行回顾和批判的基础上,赵老师继而提出三种寻找研究问题的方式:一是通过批判性文献研读找到不满足的理想模式,二是通过对概念的追踪找到不满足的实证解释,三是通过对数据和方法的持续挖掘找到灵感来源。

分享过程中,赵老师结合自身的海外留学经历和跨学科背景,为中心成员们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和宝贵的建议,并鼓励大家踊跃提问、主动交流。博士研究生门垚、陈安妮、杨凯伊、朱敏青等中心成员先后与赵老师就如何将AI灵活应用于写作中、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文献阅读、如何界定小领域、如何找到“刚刚好”的研究问题、如何在田野调查中发现新的研究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在分享会的结尾,研究中心主任许源源教授指出一篇论文很多时候需要做两次文献综述。第一次文献综述中的重点在于从现有的理论和实践中推导出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而第二次文献综述则是最直接的文献综述,其重点在于研究问题进行分解,即对既有文献中关于研究问题及其子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全面回顾与梳理同时,他还强调研究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文献与田野中不断反复鼓励中心成员们在此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沿着其不断探索索。至此,第二十三期学术分享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