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中心动态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活动|学术分享会(第二十九期)

发布时间:2025-05-16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14日上午8点,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学术分享讨论会。本次分享会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婷、郭金润主讲。

01


121747229206_.pic.jpg

首先,硕士研究生杨婷以《村庄公共性重塑的双重逻辑研究》为题,汇报了自己的学位论文。人才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关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村庄公共性的形成过程实践,聚焦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以“如何重塑村庄公共性?”为核心研究问题,并从研究背景、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汇报与讨论。

131747229212_.pic.jpg

随后,硕士生郭金润进行了以《基于空间再造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为题的毕业论文分享。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内生于乡村社会的文化载体,被认为是重构乡村基层治理秩序,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最为合适的文化场域。基于此,研究从“空间再造如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核心研究问题出发,结合新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以广东省X镇“祠堂+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式创新作为典型案例,深入探讨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造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路径,以期为乡村文化服务的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02


tempImageyFCTvd.gif

在评议环节中,针对硕士研究生杨婷的分享,博士研究生王琎、陈安妮、谭丰隆、门垚、杨凯伊等针对专家的意见,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比如要进一步优化研究框架图,体现出分析推导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从而更好地与研究紧密结合;同时也要进一步优化各章节标题,避免出现歧义和模糊的表达,从而更好地体现文章的逻辑。

针对硕士研究生郭金润毕业论文的汇报,博士研究生王琎指出文献综述需要与研究核心问题紧密结合,同时强调如果文章使用了两个理论,还需增加理论之间联系及其适配性的阐述以巩固框架的合理性;博士研究生康儿丽提出在章节论述的过程中要保持内容概念和章节主题高度的统一,以保证论述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博士研究生陈安妮提出在描述分析框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与常规认知不相符的研究情况,需要加以说明来防止歧义;其他参会成员也指出了论文现存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

在分享会的结尾,研究中心主任许源源教授对毕业论文答辩的汇报提出了相应要求。他指出PPT的汇报应该从核心研究问题出发,通过阐述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结论,最后从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未尽问题的角度进行收尾,以保证汇报的简洁和清晰。同时,他也对论文写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深入浅出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论文从标题和内容都需要简洁明了;二是文题要相符;三是概念一定要精确;最后是表述要尽量减少低级错误。

至此,第二十九期(本学期第六期)学术分享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