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中心动态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活动 | 学术分享会(第三十二期)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7日上午9点,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学术分享讨论会。本次分享会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胡玥玥、本科生周一臻主讲。

首先,硕士研究生胡玥玥进行了主题为《创新性技术执行视角下乡村数字医疗服务悬浮的破解路径研究》的毕业论文初稿汇报。硕士研究生胡玥玥从绪论、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案例呈现、创新性技术执行优化情境整合结构重塑功能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汇报与讨论。具体的,论文以技术执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境—结构—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聚焦于乡村数字医疗服务悬浮困境,旨在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分析产生乡村数字医疗服务悬浮现象的原因以及技术执行破解乡村数字医疗服务悬浮的作用机理,总结出有效策略,为乡村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随后,通过本校推免的本科生周一臻进行了自我介绍和近期学习情况分享。在介绍了个人基本情况后,周一臻分享了三本经典著作,分别是《旧制度与大革命》《联邦党人文集》《乌合之众》,主要介绍了每本书的核心内容。随后,本科生周一臻汇报了后续学习计划,为将来的学习研究活动做准备。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针对硕士研究生胡玥玥的分享,博士研究生门垚认为,文中的原因、困境、过程结构需更加清楚,建议把案例描述放在情境部分,文章各部分内容应避免重复,另外,他还认为研究需要突出乡村这一场域的特殊性。博士研究生殷婷、孙慧与硕士研究生胡玥玥就“文中的单案例研究是如何体现出数字技术支持的成效”这一问题进行学术讨论,认为根据数字技术使用时间线体现不够充分,可以补充对比其他案例。

针对本科生周一臻的汇报,博士研究生刘伊慈建议分享时尽量保持语速适中,为确保汇报清楚可以先把分享的逻辑线索展现出来;硕士研究生侯晓睿提出阅读经典的同时需要有自己的见解,可以从当今视角分析过去的著作。

最后,研究中心主任许源源教授对两位同学的汇报提出了指导意见。许源源教授指出,首先要描述相关政策落地应用的情况,再讨论创新性技术执行解决了哪些“看病难”的问题,并进行整体性分析而非孤立分析各要素,最后提出该研究需考虑加入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在听完本科生周一臻的汇报后,许源源教授认为可以通过阅读著作探索研究兴趣点,为实践打基础,不能因太过偏重实际方法而忽视理论、思想的重要性,并建议学生多阅读经典著作,筑牢理论基础,提升专业素养。

至此,第三十二期(本学期第二期)学术分享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