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下午2点30分,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本学期第三期的学术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琎、硕士研究生杨凯伊主讲。
经典之所以常读常新,不仅在于它提出了有关最古老悠久的命题与假设,更在于它为世人思考创造了无限空间与可能。作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的《理想国》正是这样一本政治学经典。博士研究生王琎结合《理想国》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题为《从“理想国”到“理想乡村”——有关乡村治理的若干思考》的读书分享。在汇报中,他以“为何选读《理想国》”“柏拉图的哪些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作为切入口,指出我们在经典阅读中应学会追溯学科源流、拓展理论视野、锤炼思辨能力,进而深化对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基本问题的认识。经典阅读既要注重理论对话,更要回应实践关切。接下来,汇报将柏拉图有关“理想国“建构的议题,进一步引申到“贤者治村还是能人治村”“中国乡村治理秩序的特殊性与乡村正义的模糊性”等治理实践的思考当中。汇报还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论断,提出了柏拉图“理想国”的“正义”之问对中心当前所开展的数字乡村、健康乡村、新基建等相关课题研究的思路启发。此后,中心成员纷纷围绕“贤者与能人在村庄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发挥何种治理优势?可能诱发何种治理陷阱?”“如何看待不同治理工具和治理手段在差异化的基层治理情境中的治理效果?”“如何有效利用非正式治理资源促进乡村治理当中的情、法、理的平衡?”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随后,硕士研究生杨凯伊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理论选取、分析框架、可能的创新点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思路与主体内容,并提出了自己在开题报告写作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紧接着,中心成员分别结合自身经验,重点就论文标题拟定、核心问题提出、关键概念界定、既有文献述评、分析框架构建、引文格式标注等问题提出了相关修改建议。比如,在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上,不仅要考虑国家政策层面的战略导向,凸显开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应结合现实情境中存在的实践症结,突出问题解决的紧迫性;文献梳理不是简单堆砌理论观点,而是要通过分层分类把握既有研究动态,找到可供进入的研究空间,进而推导并聚焦出科学的研究问题;分析框架的构建不是多个理论的拼凑组合,应考虑框架内各要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提升分析框架的解释力与适配性。此外,针对开题报告中的其他细节问题,中心成员也踊跃发言,纷纷就“怎样更好地提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什么是研究创新点?”“如何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解决对应的研究问题?”“参考文献如何体现权威性和前沿性?”等共同关注的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学术研究既需要孤身逆旅、埋头苦干,也呼唤思想碰撞、观点交锋。通过本次学术分享会的积极互动,中心成员不仅对问题意识的凝练、学术研究的规范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开展研究与写作提供了诸多富有价值的实操经验。